澳人已经对储蓄账户失去信心,研究显示,约75%的人对银行提供给他们的存款利息不满意,然而,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愿意去寻找更划算的交易和更换产品。
比较网站Canstar开展的在线调查发现,74%的受访者对他们的利息不满意,但只有40%的人表示,如果他们能得到更高的存款利息,他们愿意更换产品。
过去几年利率处在历史低位,无疑助长了“自满”。Canstar分析了其数据库中的204个储蓄账户,结果发现,2.5万元存款的平均基准利率仅为1.35%。这种“蝇头小利”远不及全球金融危机(GFC)过后的6%以上利率,这样的利率才足以让澳人真正乐在其中。
有人会质疑,转向利息高一点的产品,切断你和银行的联系、在一家新银行开户,这么做是否得不偿失,但Canstra金融服务集团执行长Steve Mickenbecker说,货比三家还是有价值的,关键是要灵活,准备好从一个红利期(bonus period)跳到另一个红利期。
“网上储蓄账户的利率范围很广,从0%到3%不等,这都有一些条件,比如每月最低存款额度、取款限制等等,”Mickenbecker说道。“对很多储蓄者来说,挑战在于追逐更好的利率,这意味着在每个红利期结束时更换账户。”
考虑到红利期,该研究将平均利率上调至2.22%,一些产品的平均利率上调至2.75%,意味着2.5万元的存款一年多赚350元的利息。“另一个好处是,随着你的余额增加,你离买房就更进一步了,”Mickenbecker说道。“对退休者来说,这么做可以让退休预算增加一些。”
“储行可以寻找‘赚钱能力’更高的账户,找找那些有着高回报、低费用和其他功能的账户。”
RateCity的发言人Sally Tindall表示,难怪人们会和存款账户疏离,因为大多数账户的利息都难以跑赢通胀。她称,储户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其他选择上。
“你有很多其他方式投资你的钱,但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偿还坏账,”Tindall说。“如果你有房贷,考虑多还款也是值得的,因为这有助于在利率上涨时减轻打击,几乎可以肯定明年利率就要上涨了。”
“退休金是另一个存钱的好地方。税前资金和复利的结合使其成为长期回报最佳的投资之一。”
声明: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